随着8月的临近,2023年下半年事业单位联考笔试就要来了,紧接着就是2024年国考及省考,一个事业编一个行政编,许多人都会基于自身的情况做综合研判、抉择。
那么教师、医生作为事业编的代表,公务员作为行政编的代表,这三大传统“铁饭碗”,哪一个会率先受到职业危机的冲击呢?!
一
首当其冲可能是教师
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对孩子的培养、祖国的未来肩负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因而稳定教师队伍、提升教师队伍不仅事关教育大计,更关乎民族未来发展。
但,三个普遍的客观事实是:
1.我国新生儿出生量持续下降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我国新生儿出生的总数逐年下降。
2016年:1786万人
2017年:1723万人
2018年:1523万人
2019年:1465万人
2020年:1200万人
2021年:1062万人
2022年更是首次跌破1000万,只有956万人。与之带来的直接影响是(部分地区)幼儿园招生难:
再往后,必然也会出现中小学生源减少(教育资源的不平衡、不均衡问题依然尖锐)。
而与之并行的社会现象是,广大农村地区受城市化进程加快等因素的影响,早已面临学校合并、关停的情况,目前许多农村地区的小孩都必须前往镇上甚至县城上学,过往20年快速兴建起来的各类中小学沦为闲置房。
2.不时出现的“师德事件”败坏了老师形象
虽然全社会对“师德失范”采取了零容忍的态度,但不可否认的是,频频出现的此类事件不仅有损教师的整体形象,甚至在网上催生了“全面取消教师编制”的极端声音。
3.教师队伍改革如火如荼
通过数据查询可知,目前我们国家有各类在编教师超过1600万人。
一方面,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网络、信息化手段的广泛应用,不少传统教学模式被逐步取代,教师的职业地位和价值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冲击;
另一方面,生源总体减少、人民群众对教育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势必进一步加剧教师就业市场尤其是经济相对发展地区的竞争,各地也在主动推行相关试点改革,比如浙江宁波、贵州贵安、山东平阴、广西百色平果市、山东潍坊、安徽合肥、安徽蚌埠、四川成都等多地试点推行教师退出机制;宁波教育局甚至在探索教龄满30年 “提前退休”。
此外,不少地方在招聘教师时,也在探索逐步“去编制化”,比如成都的“员额制”教师,厦门的“参聘制”教师,山东的“派遣制”教师等。甚至有些学校直接招聘的是“顶岗老师”。
对于教师行业,老花个人的观点是:全面取消教师编不合理也不切实际,社会上有意见的并不是教师编制本身,而是如何提高教师队伍、提升教育质量,我们不能舍本逐末。真正有能力、热爱教育事业的优秀教师,不仅不会面临职业危机,反而会如美酒越久越香、更受青睐。
二
医生本来就是也应该靠能力吃饭
据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数据,2021年我国卫生人员总量达到1398.3万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428.7万人、注册护士501.8万人。
有人形容现在的医生“三高”——起点高、成本高、周期长,也就是目前医生培养的制度决定了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医生需要付出的成本越来越大。许多地方招聘医生都是硕士起,这其实也与医生培养的制度及专业要求紧密相关。
国家卫健委印发的《“十四五”卫生健康人才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完善编制管理,创新流动配置机制。合理制定公立医疗卫生机构人员编制标准并建立动态核增机制。根据卫生健康总体规划,研究制定公立医院人员编制标准,妥善解决公立医院编外用人问题。引发了“取消医生编制的猜测”。
当下,一方面学医的人越来越多,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加剧竞争,毕业后进入二甲、三甲医院的难度越来越大;
另一方面受人工智能等技术进步的影响,部分医疗岗位也会受到智能机器人等冲击乃至替代。但人吃五谷杂粮,生老病死都离不开医院和医生,从大医院的名医到普通医疗机构的医生,只要有技术有特长,编制不编制的可能影响还真不大。
更重要的是,随着老龄化程度加深,以及越来越多人注重品质生活,因而无论是医生还是具有专业能力的医护人员,实际上会有更大的市场和价值,必定有更多的机会和可能。
三
公务员仍旧是最稳的群体
目前我国全国公务员700多万人,算上参公、党群、工会妇联等超过1300万人。
每年国考、省考都在一定程度上扩招或稳定招录人数,主要原因在于:基层仍面临人才缺口及应届毕业生就业压力加剧。同时税务、公安等机构近年整体完成了机构改革,总体稳定。此外老龄化时代,全国每年退休的公务员也不在少数。
编制改革,不太可能从自己身上动手。因而,公务员面临职业危机的可能性不大,更多的焦虑或许来自于工作本身的挑战及升迁无望带来的“平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