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从部队到地方,就像从江河里一下子入了海各级政府研究室是典型的官方智库,由于其离决策中心最近,在全社会智库体系位于核心的位置。特别是在“大政府、小社会”的现实背景下,这个藏在背后的神秘机构显得格外忙碌。其一举一动,对一个地区或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着重要影响。算一算,我加入这个群体已经17个年头了,最初的忐忑和惶恐还历历在目。17年来,我也由一个三十出头朝气蓬勃的年轻人,变成了一个即将步入知命之年的“老研究室”了。这些年来,在研究室这条战线上,多多少少也为城市经济社会发展贡献了智慧。因此自我感觉对如何才能做好决策服务工作,还有一定的发言权。在这条战线上的人,由于成长经历和知识结构不同,有不同的感受。我作为一名军队转业干部,体会自然与众不同。到地方工作之前,我在部队院校工作,主要负责教学研究工作。相比当年我的同事、战友,与文字打交道的机会更多,也发表了一些学术文章,这算是我到地方研究室工作的一点儿基础吧。进入研究室工作之后,我当时能够准确在判断自己的差距在哪里,应该怎么缩小这个差距,更快地适应决策服务工作。其实也不复杂,从部队到地方,就像从江河里一下子入了海,地方党政机关工作,尤其是研究室工作,对知识储备和能力素质的要求要高得多。再说白点儿,那时的我基本上是个外行,当务之急是完成一个外行向内行的转变。于是,我迅速采取行动,很简单,就是边干边学、边学边干。
02研究室“首秀”,我想一炮打响,却遭遇滑铁卢至今我还记得,处长第一次交给我的任务是给××部队写一封贺信。这个部队曾经在我所在的城市战斗过、驻扎过,然后换防到另一个地方了,恰逢建团××周年纪念日,市里决定以市委市政府的名义给他们发一个贺信。我当时自然很重视,这是我到地方接受的第一项任务,最好能“一炮打响”,展示展示我的文笔水平,给领导和新同事留一个好印象。接到这个任务,我并不十分慌张,毕竟爬格子也有些年头了,再加上刚刚脱下军装,给部队写个贺信,不至于完全陌生。我先是查阅了这个部队的历史,以及其驻扎在我市期间与我们的交往情况,之后就动笔起草。很快,这个贺信就完成了。贺信的结构大致是:1.对某某部队建团多少周年表示祝贺;2.回顾了该团在驻防我市期间的友谊以及对我们的帮助,肯定了他们这些年发展的所取得的成绩;3.最后,再次表示祝贺之类。写完之后,我又校对了几遍,自觉文采飞扬,就交给了处长。处长处理稿子的方式有点出乎我的意料,他让我把材料复印多份,同事们人手一份,来了一次“集体会诊”。于是,大家开始分别发表意见,如何定位这篇稿子,应该分几层意思来表达,哪些亮点的东西需要呈现,语言如何组织,等等。一篇小小的千字文讨论了好久,被大家七嘴八舌分析得纤毫毕现。从怎么开头,哪些先说,哪些后说,最后如何结尾,都进行了精细地设计。作为一名新手,那天同事们提的意见建议,有些我能够立即理解,有些是后来工作时间长了才慢慢理解的。很自然地,我的“首秀”遭遇了滑铁卢,基本上相当于推倒重来。当然,我也没有感觉丢了面子,而是被研究室系统这种对工作极端负责、极端认真的态度所打动,也影响了我许多年。在此后长达十几年的工作实践中,我把每一篇文稿撰写任务作为学习研究的切入口,围绕这个切口进行发散式学习。比如,要写一篇推动××产业发展的文章,就以此为核心,系统地梳理产业链、产业政策、产业创新、国内外发展经验等方面的资料,把产业发展一般规律找出来,再与本地的发展实际结合起来,从而形成推动发展的思路和对策。当然,这还不算完,通过撰写此类的文章,举一反三,主动查找自己在知识结构方面的短板,进行补充学习。或者此后再遇到此类问题时,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和学习。实际上,“反复”是一个推动学习研究的好办法,结合新的形势和任务,每次都能对某一领域或某一问题有新认识、新体会,长此以往,就能够成为这一领域的行家里手了。这些年,我逐步地认识到,做好决策服务工作,最关键的是善于学习、坚持学习、反复学习。而且学习没有捷径可走,更多的只有笨办法、苦办法。只要一年一年甚至五年十年坚持抓好抓紧学习,长期积累下来,就是一笔巨大的知识财富,干好工作的底气自然就有了。在政府序列里,研究室的工作人员并不多,但工作量极大。基本上是,领导的政务活动到哪里,决策服务就跟进到哪里。可以说,研究室人手少、任务重、节奏快、要求高,干好实属不易。研究室当仁不让地,也是加班加点最多的单位,没有之一。“家里的事再大也是小事,工作中的事再小也是大事。”这是同事们的广泛共识,许多长年从事决策服务的同事积劳成疾,或多或少有颈椎或腰椎方面的问题。
03坚持“恶补”,拨云见日终有时我在研究室这么多年的体会,除了坚持“干中学”,有目的、有计划地弥补一些知识结构方面的缺陷也很重要。在研究室最初工作的几年,我常常从自己听不懂、看不透的事情中,发现了自己在理论基础和知识结构方面的短板。尤其作为一名军队转业干部,自己缺的课就更多了,有些干脆是空白。于是,我买了大量有关经济学、城市建设、社会事业等方面的著作来精读,利用工作之余、茶饭之余进行恶补。遇到读不懂的就问身边人,书本读不懂的就看讲座、看视频、听解读。或者同一类型的书多买几种,比较研读,实在搞不懂的就跳过去,等过一段时间回过头来重读。尽管我读得很仔细,甚至像中学生那样对其中的数学模型进行推导和演算,也在书上写了不少批注。不能不说是想尽了办法,但说实在的,以我的理论功底,要读懂这些书还是十分困难的,大多数时候也是非常枯燥的。支撑我硬着头皮读下去的,只有一个信念:只要打开了书,哪怕我只读懂了两成,也比不读强。为了尽快适应工作,干好工作,我就给自己立了一个读书的原则。不管读懂读不懂,只要是该读的书,就必须读,翻开书就成功了一半,一遍不行两遍,两遍不行就作为常读常新的床头书,直到读懂为止。这些年来,案头、床头、餐桌、茶几上,摆满了近期需要读的书,具体有多少记不清了。经过这么多年的苦读书,慢慢有一种“守得云开见月明”的感觉,自觉眼界有所拓展,思维层次有所提高,对干好本职工作的信心越来越足了。
04挂职时,我跑遍了每个乡镇街道……从事决策服务工作,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走出门搞研究。要把自己所在的地区、城市当作终身研究对象,进行持续的跟踪研究。就像把玩一件珍贵的文物,长时间地从不同的维度去观察它、琢磨它、品鉴它,做到“如数家珍”。并且能够用先进地区或城市的发展水平与其进行对比分析,最终形成全面深入的认识。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就很难做好决策服务工作。在今年两会上,李总理答记者问时说过:“坐在办公室碰到的都是问题,下去调研看到的全是办法,高手在民间。”这句话对从事决策服务工作的人来说,更为迫切。我们就是要多下去调研,善于向高手“偷招”,问策询计。俗话说,“吃别人嚼过的馍不香。”我们每天面对大量的所谓有素材、案例和数据等等,多多少少都是过滤过的东西,倒手的次数越多,往往过滤或粉饰得越厉害。如果不主动地到基层、到现场去寻求真相,只是从文字材料到文字材料,其结果是必然是不接地气,甚至是可怕的。我对经手的每一个材料,除了收集整理许多相关资料进行补充分析外,把大量的精力放在核实与调研上。通常是把相关领域的负责同志请过来,脑子里装着问题,见面仔细拉一拉,搞清楚到底是个什么情况,总结的经验是否属实,还存在哪些问题,下一步应如何改进,等等。如果时间允许,我是一定要到现场去看一看、转一转的,这样既能发现一些问题,也有直观的印象。如此一通操作下来,写材料根本不存在为赋新词而苦思冥想的问题,写的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能做到胸有成竹。再一个就是经常开展一些有计划的调研活动,尤其在选题上,要专挑不熟悉的领域、复杂的问题去研究。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及时消除心目中的问号,对这个地区、这个城市的识才能越来越深刻、越来越到位。在调研方式上,关键是走出去,多到企业、项目现场、田间地头去转转,最好是三五年下来,能够跑遍整个地区或城市,把方方面面的情况都装进脑子里。当然,如果再努力一下,对本区域经济社会方方面面的数据能够做到一口清、问不倒,那就再好不过了。2017年,我下到区县挂职,除了必要的伏案工作之外,我几乎把所有时间都用在调研上。一年多的时间,我跑遍了每个乡镇街道,200多家企业和300多个村庄,使我受益匪浅。另外,还要善于对比研究,经常到发达地区或城市走一走,实地看一看人家是怎么发展起来的,在面对同样的发展难题时,他们是如何解决的。我个人感觉,走出去的收获特别大,用自己眼睛看到的,用自己耳朵听到的,比书本上来得新鲜,也是印象最为深刻的。这些年,我先后到许多城市考察过,对北京、上海、深圳、杭州、南京等十几个城市的发展情况,甚至某些领域的先进做法,都有具体而直观的印象。每次研究我们自己的问题的时候,脑子里就自然地跑出这些城市的经验来,这对做好决策服务工作非常有好处。